随着对延迟和防审查的要求越来越高,挪给代理这一块的预算也相应增多了,看了下 IPLC NAT 机器的价格感觉能接受了,于是决定开始升级个人用的代理节点了。
这个系列单纯就用来记录我已经使用过一段时间的 IPLC 线路(机器)提供商,没有任何推荐或 AFF 内容,请确定好自己的需求并货比三家后再购买。
关于 IPLC
百科上的介绍:IPLC 是 "International Private Leased Circuit" 的缩写,即“国际私用出租线路”,是指用户专用的跨国的数据、话音等综合信息业务的通信线路。通俗地说,也就是指传统的专线,如 DDN、E1 等,用于互连两点之间的通信,只不过 IPLC 是跨国跨境的而已。
简单来讲就是点到点的不过墙线路,延迟、隐私保护都极为优秀。
本章商家:wikihost(维基主机)
1、价格信息
注意:维基家的流量转发计价方式为一次性设置费 + 流量按量付费 + 端口占用费,而带宽方面 IPLC 转发均为 80 Mbps。
① 一次性设置费(高价版本每个月会赠送一点 IPLC 流量):

② IPLC 流量费用:

③ 端口占用费:

2、配置(流量转发)
注意:需要自备落地(即提前准备好搭建了代理服务的境外服务器)
购买后在产品和服务处选择流量转发服务,点击管理产品
:

选择
添加 IPLC 转发
:
假设你有一个 SOCKS5 代理运行在
13.233.150.148
服务器的 2222
端口上,那么如下配置即可(除了 HTTP 代理其他全支持转发):
协议处可选 TCP 和 UDP,如果都选择了则会分别产生一条转发规则,端口占用收费会翻倍。
创建需要一点时间:

趁这个时间我们查看一下转发规则:

使用方式则很简单,本来你是使用如下代理信息的:
import requests
proxies = {
"http": "socks5://username:[email protected]:2222",
"https": "socks5://username:[email protected]:2222",
}
r = requests.get("https://google.com", proxies=proxies)
直接将 13.233.150.148:2222
替换为 211.xx.xxx.xx:49333
(IPLC 转发规则内的地址)即可:
import requests
# IPLC 转发
proxies = {
"http": "socks5://username:[email protected]:49333",
"https": "socks5://username:[email protected]:49333",
}
r = requests.get("https://google.com", proxies=proxies)
你的请求会直接到 211.xx.xxx.xx
这台境内服务器,然后走隧道过墙直达 Google。
3、使用体验
① 价格方面
设置费略贵,至少要花 150 才能使用 IPLC 线路,不过每个月赠送流量还是蛮好评的,虽然没多少,但是不看视频只查文档的话一个月 500 MB 是基本用不完的,这是我的购买日期:

在 Clash 中配置了这条线路只接管 Google 和 GitHub 相关服务的流量,截至 12 月 28 日:

总共 3 个月花 9 块钱。
② 使用方面
除了 HTTP 外的代理协议全支持,并且晚高峰也绝对稳定。
Python3 100 次对 Google 的爬取:

YouTube 1080p 分辨率下秒加载:

准确的延迟测量等有了专业工具再补。
本章结束。